东塍大地,钟灵毓秀,始创于1939年的东塍中学秉承育人培德的宗旨,一直泽被乡里,惠及四方。翻开校史,人才历历,名震东乡。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大举进犯我中华国土。临海城区、海门一带屡遭日机轰炸,各中学被迫迁至仙居及本县西乡,继续教学;而东乡籍的很多学生,只能失学在家。
本乡前贤,李瑾侯先生(1898—1991),不忍目睹家乡子弟无学可上。毅然返乡,邀请本地贤达柳善、周至柔、屈映光、陈良等人,共商创办“临海私立东塍战时初中生补习学校”事宜。报浙江教育厅批准、备案。办学起始资金由周至柔、柳善各出5000大洋,陈良出大洋若干,屈映光提供屈氏宗祠为校舍。李瑾侯先生亲自担任校长。周至柔任校董会主席。
校就简设于今天东塍镇上街村屈氏宗祠中,外加两个茅舍教室,简称为“塍中”,校训为“礼义廉耻”。“临海私立东塍战时初中生补习学校”,自1939年11月创办之后,一直延续至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后因战火停办的学校纷纷复学,1946年7月塍中因生源不足停办,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返还其就近的学校就读。学校设备移至临海振华中学。七年间共招收八届学生,期间班级学额多少不一,多则50余人,少则只有20余人,在校共计300多人,其中毕业于该校的有280余人。
1957-1969年,适逢文革,时办时停,几易地方,几易校名。至1969年才比较稳定地选址上街与中街交界一块桑园地,取名为“东塍中学”。
随着办学规模的发展及行政区域“撤、扩、并”的需要,原东鲁中学、下安中学、康谷中学、岭根中学先后并入,校园总占地面积76252平方米,建筑面积30333平方米。目前,学校教学设备,4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已展现校园南边,绿化美化,环境优美。
学校建办以来,规模不断发展与扩大。1939年在校生只有3个班,2009年发展到55个班。已成为全市规模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
办学以来,由于广大师生的奋力拼搏,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东塍中学的满园芬芳。39年-1946年学校良好的声誉,迎来四方学子;出色的教学业绩受到当时浙江省督学傅荣恩和回浦中学校董陆翰文肯定。
1984年,学校被审定为临海市农村示范初中以来,1992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学校”,2000年被评为“台州市农村示范初中”。美丽的校园,响亮的新塍中同样迎来了三门、杜桥、小芝、白水洋、双港、涌泉、大田等地学生。学生毕业后,足迹布遍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军界政界有影响人物者甚众,成为学者专家者也不乏其人。军界师级以上的校友22人,在省级以上任职的校友10人,教授级的校友35人。至2009年,连续18年,中考升入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中学)人数均列全市乡镇中学首位。
旧东塍中学于炮火纷飞的国难时期创办并开展教学,枪炮声中传出琅琅读书声,师生的敬业精神天人共鉴。
新东塍中学的师生们正以“勤奋、守纪、求实、创新”为校训豪迈地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